去日本你得了解的中日差异
2024-08-23 08:57:10
去日本你得了解的中日差异
冬季穿着
日本:日本人对小孩子在冬季挨冻见怪不怪,也有受到文化传统影响的因素。日本自古以来就有“人生要有三分饥寒”的说法,许多人吃饭讲究八分饱,认为不饱食有益于身体健康,对冬季挨冻也视为理所当然。
中国:中国的家长认为冬天穿短裤会让孩子将来很容易得关节炎或风湿。
交通
日本:日本(除关西以外)主要是靠左侧通行。基本上都是行人优先,汽车会主动给行人让道。坐地铁不需要安检。
中国:主要是靠右侧通行。虽然有的城市汽车也会让人,但并不普遍,还是人让车的情况比较多。坐地铁需要安检。
对错符号
在中国,批试卷的时候如果错的会打×,正确的会打√。
而在日本,打√和×都是代表错误,打O才是代表正确。
饮用水
日本:在日本,到了夏天,所有餐厅里都会放着加了冰的饮用水壶,平时也都是喝冰的饮料比较多。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。
中国:虽然夏天也会喝冰水之类的,但一般喝常温或者热的饮料比较多,尤其是热水。牛奶也一般是热的或是常温。自来水不可以直接饮用。
动物
日本:喜欢猫的人比喜欢狗的人多,乌鸦是像神明一样被尊敬的。
中国:喜欢狗的人比喜欢猫的人多,乌鸦被看作是不吉之物。
化妆
日本:日本女性化妆比例很高,从高中开始就有大部分女生开始化妆,哪怕是年迈的女性也会常常化妆打扮。
中国:虽然现在很多年轻女性也很爱化妆,但整体上比例还是没有日本女性多,尤其是年迈的女性,基本上是很少的。
食事
日本:在日本食物正好吃完是最好的,如果剩下的话会不太礼貌。另外餐厅里的食物吃剩下的大多数是不允许打包带走的,主要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,担心顾客回去吃出什么问题,餐厅需要承担责任。
中国:主打一个随意,但在亲戚朋友家最好别太快下桌,小朋友、学生除外不然大部分主人会觉得是饭菜不好吃吗?等到大家差不多快吃完可以选择下桌或者和大家闲聊。在餐厅里吃剩的基本上都可以打包回去的。
表达感谢
日本:日本是一个感谢至少要说两次的习惯。第一次就是当下得到帮助的时候,第二次就是再次见面的时候。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貌的国家,会反复的道谢,或者道歉。
中国:在当场表达自己的感谢,除非是特别想要感谢的事情,否则事后一般不会再反复的道谢。
称呼
在我们国内的生活习惯中,对于陌生人开口询问的事情,或想要搭讪的时候,有些地方的方言总是称呼陌生人为“老师”(日语中写作“先生”)。而在日本,“先生”这种称呼只能被用于老师、医生、律师、等有成就的艺术家身上,以表示尊重。
买单
相较于中国的请客吃饭,日本人更喜欢AA制。无论是跟朋友唱KTV,还是参加学校社团活动。
跟导师出去吃饭,如果没有提前说明,基本上都是采用大家AA赴日方式买单,会精确到1日元哦~
沐浴
日本人有泡澡的习惯。但是,在进入浴缸或者跟别人合租使用同一个浴池时,要先用淋浴洗干净身体的污垢后,再进入澡池,如果去别人家做客,主人家一定会先让客人泡品,之后自己和家人在依次进入泡澡。
点餐
与咱们国内的进入餐馆,随意落座后点餐不同,日本通常都是有专门的服务生在门口接待客人,并且在餐馆的入口处有菜单,商家会陈列出菜品的模型以及价格,供客人点餐时参考,随后会有专业的服务生领客人去指定的位置就餐。
所以,刚去日本的小伙伴们进入日本的餐厅吃饭,不要一进客馆就找应位开始点餐在门口等一下,会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带你去指定的位置哦~